在贵州这片多山的土地上,传统农业模式长期面临生产效率低、资源利用率不足的难题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,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农业现代化路径。作为本地农业领域的标杆企业,贵州泽顺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,为山区农业转型提供了全新思路。
科技赋能:破解山地农业困局
针对贵州地形特点,泽顺源率先引入智能灌溉系统和土壤监测设备。在遵义建立的500亩示范基地中,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墒情实时分析,精准调控水肥比例,使猕猴桃产量提升35%。这种数字化管理方式不仅减少人力成本,更让农作物品质达到出口标准。
服务网络覆盖全产业链
从育苗到销售,企业构建了贯穿产前、产中、产后的服务体系。技术人员定期下乡指导农户使用新型农机具,在毕节地区推广的轻便型收割机,使每户日均收割效率提高2倍。同时搭建的电商平台,帮助农户对接省外采购商,2023年累计促成订单金额超1200万元。
创新模式激活乡村经济
通过”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联动机制,泽顺源在铜仁试点推行订单农业。农户按标准种植的辣椒、菌菇等特色农产品,由企业保底收购并进行深加工。这种风险共担模式带动周边6个乡镇2000余户年均增收1.8万元。配套建设的冷链物流中心,更将农产品损耗率从30%降至8%以下。
绿色发展与人才培养并重
在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同时,企业注重生态保护技术研发。自主研发的生物降解膜已在全省推广使用,有效减少土壤污染。定期举办的农民技能培训班,累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600余人,其中45岁以下学员占比达72%,为农业现代化储备了新生力量。
从智能温控大棚到农产品溯源系统,泽顺源的实践表明:山区农业完全可以通过科技创新走出现代化道路。这种融合技术应用、服务支撑和模式创新的综合方案,正在为贵州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。